六安近期发展势头强劲,文旅融合与经济增长并进成为其主要特点。通过深入挖掘当地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,六安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,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,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。六安还注重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,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、舒适的旅游体验,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。
近年来,六安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,特别是在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方面,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政策推动,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本文将详细探讨六安市在文旅融合、经济增长、区域合作以及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的最新进展,展现这座城市的蓬勃生机和无限潜力。
文旅融合:释放“文旅+N”融合效应
六安市围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,制定并实施了多项政策,旨在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,2024年,六安市印发了《关于发展全域旅游,深化农旅、交旅、水旅、商旅、林旅、气旅融合发展》等6个实施意见,通过构建系统联动新格局,加快各产业融合,推动一河一桥一路一村成为旅游资源。
六安市围绕大别山红绿交融、江淮分水岭、主城区、淮河水乡四大片区,发展全域旅游,推动“文旅+百业”“百业+文旅”的发展模式,通过创新元素的深度嵌入,六安市在交通、农业、商务、水利、工业、林业等产业中展现了高质量发展的故事,红岭公路成为全国交旅融合典型案例,串联了四县三区80个乡镇和52家3A级以上景区,地道产品如“六安瓜片”“皖西白鹅”“霍山石斛”等也形成了产业链,为农旅、茶旅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。
在文旅融合方面,六安市还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,创新打造“研学大别山,行走的思政课”研学旅游品牌,获评安徽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9个、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(营地)74个,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,还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。
六安市还通过四季鲜明的旅游名片,如“春游江淮 花开六安”“清凉一夏避暑六安”“璀璨金秋 丰收六安”“温泉滑雪 童话六安”,全方位展现其作为旅游胜地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活力,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,推动了康养度假成为六安文旅特色项目,实现了“过境”变“过夜”、“打卡”变“刷卡”的转变。
经济增长:工业强市与区域合作并进
在经济增长方面,六安市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,2024年上半年,六安市GDP为1077.76亿元,与2023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53.28亿元,GDP名义增长5.2%,实际增长5.5%,均高于安徽省平均增速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8%,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拉动力量。
六安市坚定工业强市战略,新增“小巨人”企业2家,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0家,舒城精密电子基础件、金安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零部件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,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增长6.5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稳健。
在区域合作方面,六安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引进沪苏浙亿元以上项目96个,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9个,深化与上海对口合作,签约加工制造业项目40个,136家规上工业企业与上海企业建立合作关系,这些合作不仅促进了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,还提升了六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。
六安市还大力推进合六同城化,围绕合肥整车企业加快新能源汽车配套基地建设,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1个,这些举措为六安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,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。
公共服务建设:提升民生福祉与文化惠民
在公共服务建设方面,六安市也取得了显著成就,2024年,六安市新建、改扩建“公共文化空间”32个,全年服务总人次达175.35万人次,共开展3906场活动,平均满意率达99.29%,这些公共文化空间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,还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。
六安市还积极推进教育、医疗等公共服务建设,在教育方面,新建、改扩建公办园27个,增加学位7710个,规范发展民办义务教育,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,在医疗方面,持续推进“千县工程”,实现三级医院县级全覆盖,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。
六安市还通过实施“惠商纾困贷”“鸿雁回归”工程等措施,促进就业和创业,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现场评估,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卫生条件,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,还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。
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
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,六安市也取得了显著成效,2024年,六安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.4%,2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5.5%,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%,这些数据显示出六安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效。
六安市还积极推进“双碳”工作,预计可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年度目标,成功创建全国绿色出行城市,推广绿色出行方式,减少碳排放,六安市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,全面启动省级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
在绿色发展方面,六安市还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,建设高标准农田52.2万亩,粮食播种面积915万亩以上,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72亿斤以上,推动优势农业特色产业综合产值增长8%以上,预制菜产业年产值突破80亿元,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,还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升级。
六安市在文旅融合、经济增长、公共服务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,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六安市的蓬勃生机和无限潜力,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六安市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,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升级,加强区域合作和公共服务建设,努力打造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,奋力走出新时代六安高质量发展新路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